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发展迎重大机遇-德勤-2021-40页
- 时间:2021 年
- 分类:粤港澳/十四五
- 页数:40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有报告均来源自各大网络公开发表的报告,我公司做收集和整理,所有报告版权均归发布方所有。付费价格仅为报告搜集、整理的技术服务费,与报告的实际价值无关。仅限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快速给予处理。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发展迎重大机遇-德勤-2021-40页

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
——“十四五”时期粤港澳
大湾区发展重点
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 |
——“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
目录
摘要
1
1 新发展格局下的角色
2
1.1 双循环格局赋予大湾区的角色
4
1.2“十四五”时期大湾区发展方向
6
2 共同推进国际创新中心建设
7
2.1 创新生态逐步完备
8
2.2 多层次发掘创新潜力并激发新动能
9
2.3 强化资源集聚,促进协同发展
13
3 绿色转型带动高质量增长
14
3.1 绿色转型四项重点领域
15
3.2 协同为基,数字为器开启绿色转型
21
4 打造世界级供应链与物流
23
4.1 突破管理体制差异
24
4.2 协调联动,升级智能供应链与物流
25
5 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27
5.1 金融开放引领,合作区创新示范,RCEP政策助力
28
5.2 双向融合,联动域外
32
结语
34
尾注
35
联系我们
36
02
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 |
——“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
摘要
经过近四年发展,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前海、横
琴等重大合作平台成为创新载体;如今大湾区正进一步深化三地制度、关税和法域的
协同,以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服务创新激发湾区市场活力,以数字化转型赋能
“十四五”时期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在“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下被赋予重要角色,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
量的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支持港澳融入国家
发展的桥梁。结合大湾区现有基础和新发展格局下的角色,未来大湾区建设将重点围
绕四个关键议题进行部署: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绿色转型标杆、探寻供应链
协调发展的领先模式,以及搭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国际创新中心的重心是发挥港澳开放创新优势和珠三角产业创新优势,强化国际创新
资源集聚能力,加快形成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将影响力辐射全国乃
至全球。大湾区具备领先科技企业聚集、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科研产业贴合经济需求
的优势,同时面临国际影响力、产业协同力以及企业创新力仍待加强的创新挑战。未
来可以借助吸收国际资源,拓展粤港澳之间的科技优势互联,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
打造高端产业体系,重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深化产业协同力;最后以源头科研创新
引领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科技突破,加强企业创新力。
大湾区绿色转型具有政策、市场机制和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未来三地政府需建
立协同治理机制,统一绿色标准;建立政府绿色产业基金、打造示范项目,带动绿色产
业集聚并支持企业脱碳;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内地绿色产业融资需求,打造绿色
金融中心。企业可借助数字技术开启零碳转型,突破碳核算瓶颈;顺应ESG等外部监管
变化,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制造业中心,涵盖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
能力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这些优势使得大湾区成为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新生态的最
强竞争者。大湾区需进一步落实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相关政策, 深度融合周边地区的资
源和要素。构建核心城市与节点城市的一体联动空间格局,共建物流平台,实现错位发
展。针对传统的物流企业进行升级,形成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为核心技术支撑的供应
链生态闭环。
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有两个含义,其一,加强港澳与内地的双向融合与带动作用;其
二,提升大湾区整体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建议大湾区进一步以金融为重点深化
内地与港澳合作,运用科技提升监管协调和互联互通;完善并发挥重大合作平台制度
创新优势,设置专责...
德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019.4-39页
德勤&CPA: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报告
毕马威:深度透析粤港澳大湾区机遇-2018
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航空产业机遇与潜力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